表盒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表盒厂家
热门搜索: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做和印刷教育与科研17

发布时间:2021-09-28 03:54:53 阅读: 来源:表盒厂家

印刷教育与科研1.7

第七节 印刷技术革新与技术交流

五十年代初期,虽然在沿海少数几个城市有一定的印刷力量,但就全国来讲,印刷技术不仅 落 后,而且地区发展也很不平衡。百业待举,摆在人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是尽快提高印刷技术水 平,发展印刷生产力。限于财力,大量购置新设备,建厂房不是上策,而大搞技术革新,进 行技术交流,倒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

1.五十年代的技术革新活动

1950年,开封大众印刷厂排字工人张继英创造了拣字工作法,每小时平均拣字2600多字,比 一般人高出三倍多。1951年,华北军区印刷厂杨秀芝研制出配页装订机,使装订作业开始走 向机械化。1952年北京新华印刷厂郑德琛、刘金祥研究成功铅版镀铁工艺,提高了铅版的耐 印力;该厂铅印平台印刷机推行互助装版法,缩短了装版时间;青年印刷厂西北分厂杨树斌 创造圆架式排版法,改善了排版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1956年上海新华印刷厂 制成自动打纸型机。在整个五十年代,全国印刷行业◆,群众技术革新的浪潮,一浪高过一 浪地向前发展。

通过技术革新,解决了印刷生产上一些薄弱环节的技术难题,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生产 效率及印刷品质。特别是在五十年代,在中国印刷行业专业科研力量还很薄弱的情况下,依 靠 这支既有聪明才智又有实践经验以工人为主的技术革新队伍,攻克了生产上许多技术难关, 在推动印刷工业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58年9月"上海印刷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代表516人参加, 他们带来 了技术革新的图片、模型、实物1783件,交流技术革新项目大大小小共计1437项。交流会期 间,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印刷工业技术革新经验汇编》(1958),16开本,700多页 ,计120万字。

1959年12月第二次在上海召开"印刷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会议期间,在上海市工人文化 宫举 办《全国印刷技术革新成果展览会》。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将1100余条技术革新经验按印刷 工种分类出版了《印刷工业技术革新经验汇编》(1959)。

表年印刷工业技术革新主要项目统计

两次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检阅了成绩,总结了经验,激励着以后的技术革新活动和科学研 究工作。六十年代初,又出现了一批新的技术革新成果。

2.七十年代解决技术难题的新办法

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使群众性的技术但汽车行业所需要的远不只是1种快速固化的树脂革新活动一度陷于低潮。进入七十年代以 后, 技术革新活动才又逐步开展起来。五十年代技术革新面临的课题一般比较简单,小改小革就 能 奏效,而七十年代面临的技术问题却复杂得多。因此,这一时期技术革新的做法一般是主管 印 刷的行政部门根据要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召开专门会议,动员、组织各地有条件的印刷厂 和革新能手去解决。如:1974年在北京召开的几个省、直辖市的感光树脂版材(包括固体和 液体)会 议;1975年在长春市召开的装订机械化、联动化会议;1977年在西安召开的四省、市直接过 分 色工艺经验交流会;1978年和1981年两次召开的照相排字、平印印书经验交流会议等,效果 都是比较好的。上述这些新工艺、新技术大都得到了推广。

二、技术交流活动

1.五十年代的技术交流活动

1953年,北京美术印刷厂承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苏加诺藏画集》,为了高品质地印刷 这本画册,特邀上海制版工人来北京进行技术交流。在京沪两地印刷工作者的努力与合作下 ,这本画册无论在印刷品质,还是在装帧效果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获得国内外印刷界的 好评。这是中国南北印刷界第一次技术交流之花结出的丰硕之果。

从1953年开始中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时期各地的印刷厂广泛开展了技术革新活动,为 了推广各地的先进经验,促进技术交流,文化部出版局于1958年9月和1959年12月连续两次 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印刷工业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这两次大会系统地总结了近10年来印刷技 术革新的经验,使广大印刷工作者大开了眼界,对以后的技术革新和技术交流,起到了一定 的先导作用。

五十年代开展的技术交流活动,在以下4个方面发挥了作用:

(1)相互借鉴,提高印刷生产力。

五十年代,中国印刷生产力的分布和印刷技术水平都 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别,以上海为主的东部沿海几个大城市,印刷技术水平比内地要强一些 。尽快缩小地区差别,提高中西(南)部地区的印刷生产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文化部出版 局两次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印刷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目的就是促进全国印刷生产技术水平的 进一步提高。

(2)推动了地区之间的技术协作。

在两次全国印刷经验交流会的影响下,东北地区由辽宁省率先成立了印刷工业技术委员会, 把技术交流协作活动用民间组织方式开展起来。

(3)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五十年代出现的一大批技术革新能手,他们材料实验机的同轴度实验机施加实验力时,上、下夹头的中心线与实验机拉力轴线不重合,这便是材料实验机的同轴度中不少人后来都成为生产上的技术骨干,有的还 走 上了领导岗位。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劳动为发展中国的印刷技术做出了贡献。

(4)汇小溪而成江河。

一条小溪微不足道,但众多条小溪就能汇集成滚滚江河而涌入大海。技术交流也是这样。一 条小的技术革新经验不起眼,但你一条,他一条,汇集起来就可能产生出奇迹。折页机、配 页机、包封面机、切书机,这样单机联接到一起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就会形成一条装订联动 线。

进入六十年代,各地群众性的技术交流活动仍继续进行,但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印刷技术交流活动被迫中断了10年。

2.新时期的技术交流活动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人民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解脱出来,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 时期。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外,投向世界。国家出版局多次派员 到印刷技术先进的国家如联邦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进行考察学习,并引进了先进 的技术和设备。五十年代的技术交流着重解决的是国内地区之间印刷技术的不平衡;新时期 ⑤指针与度盘玻璃罩有接触磨擦的 技术交流则着重解决中国与世界先进印刷技术的差距。因此,这一时期的技术交流的目标在 于对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推广,使中国的印刷技术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除了1978年和1981年两次召开的重量:260kg照相排字平印印书经验交流会议以外,1980年国家出版局委 托中国印刷公司在北京召开全国书刊印刷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会议。这是30年以来书刊印 刷战线第一次举行这样的盛会。在这次会议上,各地书刊印刷厂的先进代表充分地交流了各 自的经验。

1978年后,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广东、辽宁等省、直辖市印刷厂相继引进了电 子扫描 分色机,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分机的效能,1980年11月,中国印刷公司、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 究所和中国印刷物资公司等受国家出版局委托,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电子分色机操作技术经验 交流会。各地拥有电子分色机的厂家和有关科研教育部门共12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新 华印刷厂、精美印刷厂、上海市印刷一厂等单位介绍了操作和管理经验,代表们还分别到工 厂对不同型号的电子分色机作了操作表演,为电子分色机的普及使用,提高操作水平起了 很好的示范作用。

用电子扫描分色取代照相分色,在操作的规范化方面无疑是大大提高了一步。制版的水平提 高了,老的打样工艺显得很不适应。1980年5月,中国印刷公司在北京举办了平印打样操作 技术学习班,参加学习的有北京地区及上海出版印刷公司共37个单位,72人。1982年5月又 在杭州举办了全国平印打样技术学习班;交流打样技术规范化方面的经验,开辟了新的技术 交流的内容。这两次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平印打样操作的规范化水平。

年画在中国广大农村是深受农民喜爱的文化艺术印刷品,每年印刷发行的数量都很大。为了 提 高年画的印刷品质,1982年9月21~26日中国印刷公司在沈阳召开全国年画制版印刷技术经 验交流会,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中央有关部门84个单位的182名代表参加。

为了提高商标印刷的品质,1980年10月14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沈阳和外贸部无锡 印刷厂在北京举办"五市一厂"第七次商标印刷经验交流会。

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包装印刷委员会1983年4月15~20日在洛阳召开大面积印金技术经验交流 会,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48家印刷厂的70名代表出席。5月6~16日又在天津召开电子分 色制版工艺技术交流会,15个省、直辖市24家印刷厂的49名代表出席。

机械工业部北京印刷机械研究所和中国印刷物资

芪苈强心胶囊作用
心力衰竭双下肢水肿怎么办
心力衰竭如何用药
心力衰竭该怎么用药